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想要在AI时代立足,采购人员需要具备“专业采购知识+AI工具应用能力

详情

一个采购主管的深夜独白


凌晨2点,深圳某制造企业采购部的灯还亮着。38岁的采购主管林晓芸揉了揉发红的眼睛,盯着电脑屏幕上的132份供应商报价表,手指机械地在Excel和浏览器之间切换——她需要逐一核对每一家供应商的“营业执照有效期”“近3年交付准时率”“产品质量投诉率”“信用中国失信记录”。


就在上周,她因为漏看了一家供应商的“环保违规记录”,导致这批原材料被环保部门抽检不合格,生产线停了2天,被生产部经理在例会上骂得抬不起头:“你是采购还是‘采购风险’?”

“要是有个工具能自动帮我筛选供应商就好了。”林晓芸揉着肩膀想,这已经是她连续第四周熬夜了。而她不知道的是,就在10公里外的某零售巨头总部,采购团队已经用AI采购系统把供应商筛选时间从3天缩短到了2小时,成本降低了25%。


采购人们的“隐形枷锁”


林晓芸的痛点,不是个例。


《2024年中国采购从业者现状调查》显示:

  • 78%的采购人员每天要花3小时以上处理重复的表格工作(比如录入供应商数据、对比报价);


  • 62%的人因为手动筛选供应商,导致过交付延迟质量问题


  • 55%的人认为“成本控制”是最头疼的任务——老板要求降本10%,但不知道从哪入手;


  • 43%的采购主管表示,“跨部门沟通”像“打仗”:销售要货急,生产要质量,采购夹在中间两头受气。


这些“隐形枷锁”,正在吞噬采购人员的时间、精力,甚至职业信心。就像林晓芸说的:“我每天都在做‘低价值的事’,根本没时间想‘怎么把采购做更专业’。”


AI采购的4个“超能力”,帮你解决90%的痛点


就在林晓芸熬夜的同时,某快消企业的采购经理王浩,正在用AI采购系统做“需求预测”。他输入“2024年第三季度饮料销量”,系统立刻输出了3种场景的预测结果(乐观/中性/悲观),还标注了“影响因素”(比如天气、竞争对手促销、电商活动)。


“以前我要花1周做需求预测,现在只要10分钟。”王浩说,“去年夏天因为预测过高,积压了500万元的饮料库存;今年用AI后,库存积压减少了20%,缺货率降低了15%。”

AI采购到底有什么“超能力”?其实很简单,它帮采购人员解决了“重复、繁琐、易出错”的工作,把时间还给了“有价值的事”:

#### 1. 供应商管理:AI帮你“火眼金睛”
AI算法会自动收集供应商的资质、历史交付数据、信用记录、用户评价、环保违规记录等信息,用机器学习模型评分(比如“可靠性得分”“成本效益得分”“风险得分”),直接给出“优质供应商”列表。

比如林晓芸之前要花3天筛选100家供应商,现在AI只要2小时,还能标出“高风险供应商”(比如有失信记录、环保违规的),避免漏看关键信息。某制造企业用AI后,供应商淘汰率从15%提升到30%,但交付准时率从85%提升到98%。

#### 2. 需求预测:AI帮你“未卜先知”
机器学习分析历史销售数据、市场趋势、季节因素、天气情况、甚至社交媒体舆情(比如某款产品突然上了热搜),预测未来3-6个月的需求。

比如某母婴企业用AI预测“2024年婴儿奶粉销量”,系统发现“夏季出生人口比冬季多10%”,于是建议提前1个月增加采购量,避免了缺货。该企业的库存周转率从6次/年提升到8次/年,资金占用减少了15%。

#### 3. 成本分析:AI帮你“找出隐藏的钱”
大数据对比不同供应商的报价、物流成本、质量成本、售后服务成本、汇率风险,找出“总成本最低”的选项。

比如某电子企业之前只看供应商的“报价”,没算过“质量投诉导致的返工成本”。用AI分析后,发现一家报价稍高(贵5%)的供应商,因为质量好,返工成本比其他供应商低15%,总成本反而低了10%。该企业的采购成本降低了18%,老板直接给采购团队发了“降本奖金”。

#### 4. 合同管理:AI帮你“规避风险”
NLP(自然语言处理)技术自动审核合同条款,识别“霸王条款”“风险责任不清”“违约赔偿过低”等问题,还能生成“风险报告”。

比如某企业用AI审核“原材料采购合同”,发现了12条之前没注意到的“隐藏风险”(比如“供应商延迟交付的赔偿率只有0.1%”),及时修改了条款。后来该供应商真的延迟了交付,企业按照修改后的条款拿到了5%的赔偿,弥补了生产线停工的损失。


未来采购的核心竞争力,是“会用AI的战略买手”


看到这里,你可能会问:“AI会不会取代采购人员?”


答案是:不会。但会取代“只会手动做报表的采购人员”

AI的作用,是把采购人员从“执行岗”解放出来,让他们聚焦于“战略决策”“供应商关系管理”“创新采购模式”这些“高价值的事”。

比如林晓芸,用了AI采购系统后,再也不用熬夜翻报价表了。她把时间花在:

  • 和优质供应商谈“长期合作协议”,拿到了10%的价格优惠


  • 推动“绿色采购”,把企业的环保材料占比从30%提升到50%,获得了政府的“绿色补贴”;


  • 跨部门沟通,和销售部一起制定“促销期采购计划”,避免了“缺货”或“积压”。


上个月,林晓芸因为“供应链优化”项目,被提拔为采购总监,工资涨了40%。她说:“以前我是‘采购工具人’,现在我是‘采购战略家’——这一切,都要感谢AI。”


AI时代,采购人员该如何“升级”?


AI不是“敌人”,而是“工具”。想要在AI时代立足,采购人员需要具备“专业采购知识+AI工具应用能力”


比如CPPM注册职业采购经理课程,就是为“AI时代的采购人员”设计的:

  • 传统知识:涵盖“采购战略管理”“合同谈判技巧”“供应商关系管理”等核心内容,帮你打好基础;


  • 前沿模块:新增《AI采购工具应用》《机器学习在需求预测中的实践》《数字化采购转型》等课程,教你如何用AI优化采购流程;


  • 实战案例:结合某零售巨头、某制造企业的AI采购案例,让你学会“把AI用在具体工作中”;


  • 人脉拓展:学员来自不同行业的采购精英,能拓展“AI采购”的人脉资源。


现在报名CPPM课程,还能获得“AI采购工具大礼包”

  • 5个常用AI采购工具的教程(比如供应商筛选AI、需求预测AI、合同审核AI);


  • 10个企业AI采购案例(比如某快消企业用AI降本20%的案例);


  • 线上AI工具培训课(由行业专家授课)。